忍者ブログ
醫療新知,健康無價!!!

蛋白質搞怪 不孕症治療有望

 

(路透倫敦16日電)刊登在「自然醫學雜誌」(Nature Medicine)的最新研究指出,科學家發現1種可用來作為「生育開關」的酶,並表示研究結果有助於治療不孕及流產,並可以導向研發新的避孕方式。
倫敦帝國學院(Imperial College London)的研究人員發現,高含量的SGK1蛋白質和不孕有關,而低含量的SGK1讓婦女較可能流產。
主導這次研究的布洛森斯(Jan Brosens)表示,研究結果指出,生育和流產相關治療可以依SGK1而設計。布洛森斯原任職倫敦帝國學院,現在執教於華瑞克大學(Warwick University)。
布洛森斯在聲明中指出:「我可以想像在未來,我們可能在婦女接受體外受精前,以阻擋SGK1的藥物清除子宮內膜的SGK1。」
「另一潛在應用方式為增加SGK1含量,作為避孕的新方式。」
不孕症是全球性的問題。專家預估,約有9到15%的育齡民眾受不孕症影響。當中過半民眾會尋求醫療建議,盼最終能成為父母。
嘗試懷孕的婦女中,約有1/100的人患有反覆性流產。反覆性流產定義為連續流產3次或超過3次。中央社(翻譯)

 

資料來源:YAHOO 新聞, 路透社

從王院長的嘴部疱疹談起

 

今早晨起看電視新聞,台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鼻頭、嘴唇長了「青春痘」。名人嘛!長痘子都上了新聞版面,還得在一堆記者面前解釋:不是青春痘,也不是老人痘。因為五一九發高燒,五二零還要參加新總統就職典禮,太過忙碌,造成免疫系統下降,在嘴唇與鼻頭部份就長了「 疹」。

西方醫學把 疱疹分為兩型,第一型屬於單純疱疹,發生在口腔內部、鼻子與嘴唇或眼睛周圍等處;第二型則是長在腰以下,陰部及其周圍。其臨床症狀為皮膚或黏膜出現很多成群的小水疱,水疱破皮後,就是王院長在電視上那個模樣了。

疱疹的發生,一般會有刺痛、搔癢或灼熱等前驅症狀,通常發生在感冒發燒、壓力過大、熬夜疲勞、連續失眠、焦思愁慮這類人身上。民間認為,那是火氣太大引起的,說一個人長了「熱瘡」。

用比較正統的中醫觀念來解讀,中醫師會認為這種人的脾臟有溼熱,因為「脾榮於唇」,脾臟健康的人嘴唇紅潤,如果嘴唇發生乾裂、血色不佳,或者長了疱疹,那就表示脾臟出了問題。

還有,讀中醫的人會發現,古人把整個身體各個部份都互相「對應」起來,譬如,學耳針的人發現,古人看耳朵是一個像胎兒在母體內,倒過來捲臥的人體,耳垂部份對應頭部,耳郭則是對應背部。這樣,如果人的身體某一個部位不舒服時,就可以在它對應的耳朵部位上,下上耳針來治療;中醫也把人的整個臉部與身體的五臟對應起來,從臉上某個部位的狀況如顏色、凹凸、肌肉彈性等等資料來判斷內臟的狀況,如,鼻頭這個部位,就對應著脾臟,鼻頭上長了疱疹,也是脾臟溼熱的症狀。

現在的西醫治療各種疾病,包括疱疹,焦點都集中在細菌啊、病毒啊、怎麼樣用特效藥或抗生素把細菌與病毒殺死。有關疾病的預防,也是強調洗手啊、避免皮膚接觸啊、衣物消毒啊。這些手段,焦點還是停留在避免接觸「細菌與病毒」這個觀點上。

可是西醫也發現:疱疹的特性是「初次感染後,病毒會穿過皮膚沿著神經躲到神經節內,巧妙的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,並且一輩子都生活在裏面。」在身體出現狀況,免疫力下降時,又跑出來作怪。

中醫裏根本沒有細菌、病毒的概念,所以它的治療有別於西醫。譬如,王院長這個疱疹的原因是脾臟溼熱,那就用清熱、利濕的處方及藥物給他服用。一旦脾臟健康,甚麼細菌、病毒也無法作怪了。

《和劑局方》裏有一個清熱利濕的處方叫「甘露飲」,由生地、熟地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枇杷葉、茵陳、枳殼、石斛、黃芩、甘草組成,即是疱疹對症的處方。病勢太兇猛時,可以加大黃、梔子、石膏這類峻藥。《傷寒論》中清熱利濕的處方「茵陳蒿湯」,被廣泛用於治療黃疱症,其主要成份除了茵陳,就有大黃與梔子。中國古人完全沒有細菌、病毒的概念,也沒有昂貴、精密的現代化科學儀器與設備,照樣能輕鬆治療各種棘手的毛病,包括不同型的疱疹。

資料來源: 新紀元週刊

PR
【2012/02/03 11:41 】 | 未選択 | 有り難いご意見(0) | トラックバック()
<<"熟男中年「性福」危機?陰莖增大術重拾信心 " | ホーム | 全台不孕夫妻20萬 中醫治療不孕症 >>
有り難いご意見
貴重なご意見の投稿














虎カムバック
トラックバックURL

<<前ページ | ホーム | 次ページ>>